《读书好》(总第32期)
读好书,好好读书
《读书好》是香港一份面向大众的文化阅读免费杂志,在香港各大书店、商场和大专院校派发。创刊于2007年,由梁文道创办的上书局出版,已出刊32期,成为香港一道独特的阅读风景,并参与各类阅读活动,比如刚刚开始的香港书展热身之香港作家巡回路演,就是由《读书好》和《亚洲周刊》协办。
还不仅如此,现在又演变成为多媒体互动的阅读平台,走进电视台,每周五六于NOW TV新闻台播出《读书好》,同时开通了facebook组群等。
本期封面专题为“都市的记忆”,梳理了代表香港、巴黎、纽约、台北、上海等五个城市的阅读读本,比如香港,选了西西的《我城》、陈冠中的《香港三部曲》等;巴黎,则有海明威的《流动的盛宴》、波德莱尔的《巴黎的忧郁》等;纽约呢?布洛克的《八百万种死法》和哈金的《落地》等很有代表性;台北,则选择了白先勇的《台北人》、朱天心的《未了》等;而上海,张爱玲的《小团圆》和李劼的《上海往事》等被看重。
读书好,读好书,好好读书。是我们每个阅读者的想法,也是这本积极推动阅读的香港杂志的宗旨。
《SOHU小报》(总第112期)
十年坚持后的收成
这同样是一本免费寄赠的杂志,由SOHU中国创办。本期已是第112期,一年12期算下来,将近十年了。对于一本由地产商主办,内容和地产几乎无关,又显示出很高端的文化气质的这样一本杂志,十年的坚持的确难能可贵。
每期一个主题,命题很新颖,找若干大牌作者撰文,把一个主题给予多角度的表现,这一点,小报每期都不让人失望,所选作者基本紧扣主题,有话则长,无话则短。这一点可见出编者的用心和耐心。
专题之外分若干小栏目,每个栏目邀请一位主持人,由主持人出面约稿或访问,其中,刘苏里主持的“发现思想”专栏很有特色,每次邀请的对话嘉宾都是很有新思想的大家,每次聊的主题也都很有思想,但看起来并不枯燥,因为刘先生不是记者,他和嘉宾更多的是闲聊式的对话,反而把思想浅显化,让人没有任何阅读障碍。再就是谢泳的“温故”专栏,葛剑雄的“县级市”专栏和何怀宏的“价值观”专栏也都很好看。
当然,一份杂志不可能十年一面,目前这些栏目的设置都是在逐步优化后的成果。也可算是这份杂志十年坚持后的收成,吸引了类似我这样的忠实读者。
《书城》(总第47期)
享受一顿阅读大餐
阅读《书城》更多的是个习惯,但每次拿起来都不会看完两篇以上,但是本期却让我有很多惊喜,差不多看完全部文章。从第一篇葛小佳的《重建傅斯年学术语生命的历程》开始,一路读下来,每篇文章都值得让人细细品读。容我一一道来。
葛小佳是葛兆光先生的弟弟,早年曾以“葛佳渊”为笔名和罗志田以“罗厚立”为笔名合作,在《读书》上写了一系列关于域外学术著作的评论。到美国大学任教后,从历史转向心理学,是儿童成长方面的顶尖专家。2009年因病去世。这篇《重建傅斯年学术语生命的历程》是他为台湾“中研院”王凡森英文著作写的书评。葛兆光在整理弟弟的遗稿时发现这篇文章,虽然是一篇未完成得书评,但读完该篇却不仅敬佩作者的历史学养。
魏小石的《新民谣在中国:谁的幻想?》全景式讲述了中国新民谣在当下的生存与生命力,万晓利、王娟、苏阳、李志、周云蓬……这些名字让我们看到中国新民谣的希望;李辉的“陈迹残影”系列是我每期必看的,这是他关于淘书、版本流变、旧书命运、文人往事等方面的书话文章,强大的信息量让这个专栏显得强力十足,本期谈及萧乾《红毛长谈》的命运;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老编辑王培远写起人文社的掌故很见功底,这篇《聂绀弩的“独立王国”》又是一篇与“朝内大街166号的前辈灵魂相遇”的力作;再就是柴静姑娘的《非如此不可?非如此不可!》,这篇怀念顾准的文章写的极好,从网上争相被传看后,捧着杂志再读一遍,再赞柴姑娘。
0
推荐